作為來自醫療戰線的一名醫生,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顧晉對老百姓的衛生健康問題非常關注。今年他的建議主要聚焦“疾病的預防篩查及疾病晚期照顧”,他認為現有醫療保障體系應向這兩端延伸。
現狀
現行醫保主要用于疾病診斷和治療
作為一名腫瘤外科醫生,顧晉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現行的醫療保障資源是以社會基本醫療保險(醫保)為基礎,以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和慈善力量為補充的保障體系。目前基本醫療保險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門診、急診、住院費用,不予費用支付預防性診療項目。而商業保險也不包括疾病預防篩查。
據他了解,商業健康保險是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多數是“大病補充醫療險”、“重大疾病保險”、“疾病護理險”等生病、病故險種,一般只對其承保范圍內的疾病的住院費、病故給予一定金額的補償,對預防性的診療項目微乎其微。而醫療互助和慈善力量,也是救濟疾病,不在預防。所以說,疾病預防和疾病晚期照顧延伸工作是現行醫保體系和商業保險的真空地帶。
預防
早期預防可顯著減輕疾病經濟負擔
實際上,由于發病、傷殘(失能)和過早死亡,給患者家庭、社會、國家帶來的疾病經濟負擔越來越突出。顧晉認為,隨著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我國已經進入慢性疾病經濟高負擔期,具有服務需求大、醫療成本高等特點,疾病早期預防尤為重要。
疾病早期預防應該怎么做呢?顧晉建議由政府主導,發動全社會力量,部門通力合作、全民參與,積極構建三級疾病防控體系。同時大力推行健康教育,創建健康環境。“可以實施重大疾病防控項目,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等慢性疾病進行健康早期干預,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及時發現高風險人群,開展癌癥早診早治工作。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減少合并癥、殘疾,方能盡快扭轉慢性病高發態勢,減輕國家、集體、個人三方經濟負擔。”顧晉說。
建議
醫療保障向疾病預防篩查和晚期照顧延伸
顧晉介紹,已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有些疾病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通過早期治療可以明顯降低該種疾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以大腸癌為例,基于人群的早期篩查,早期發現腺瘤并及時切除可以明顯降低今后發生大腸癌的可能。
“所以,我建議國家醫保方面應該認真思考,將癌癥的早期篩查列入醫保當中,會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發展。”顧晉說。
同時,傳統的醫療衛生行業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治療疾病上,而疾病晚期、生命末端的關懷是相對缺失的。“我們建議國家統籌醫保和商保結合,探索醫保和社會養老保障有機結合,改變癌癥晚期照顧面臨的經濟困境。”
在工作中,顧晉發現,很多醫院不愿意收治腫瘤晚期病人。對此,他建議,國家在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下,能夠引入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增加癌癥篩查和安寧療護,再加上社會保險,這樣可以對病人全周期的生命照顧。”
關鍵詞: